策划:赛艇队长
责编:马戏团长
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
图片
常言道:“杭州美景盖世无双,西湖岸奇花异草四了季的清香。”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。”“那么近,那么美,周末到苏杭。”
不过,历史上的杭州的确饮用水很成问题,杭州因为坐落海边,地势低洼,用水很困难,地下水经常带着海水的咸味。就连西湖一开始也是咸水湖,按照地质学家的说法西湖在几百万年前是个海湾潟湖,这要是停靠军舰绝对是个好地方,经过后来的雨水冲刷后才变成的淡水湖。历史上苏轼和白居易先后在杭州主政,留下的主要功绩就是疏通河道,筑堤防潮,解决了当地喝咸海水的困苦。当地至今有个苏堤白堤,就是这两位名人治水的历史痕迹。
图片
◇图为宋高宗赵构画像
杭州的水很成问题,杭州的粪也远近闻名,南宋朝杭州作为首都临安,城里的大粪甚至都会成为皇帝的私人产业,以宋高宗、宋孝宗时期最为严重。众所周知宋高宗不能生育,当年金兵搜山检海抓赵构的时候,宋高宗正在后宫忙着造人,小太监连滚带爬的滚进宫里跟皇上说:不好了!外边金兵打过来了。宋高宗当场吓得全身上下一阵痉挛,尤其是某个器官瞬间缩小,这就失去了生育能力。此时他只有一个3岁的儿子赵隽,赵隽后来还死了,这下赵构绝嗣了。虽然赵构断子,但大宋江山不能绝孙,这接班人就得从太祖皇帝的后人开始找。
你说太宗皇帝的遗脉没有吗?当然有,宋朝太祖、太宗、真宗、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、徽宗、钦宗。宋英宗往后的这些皇子王爷都在靖康之难被掳到金国,宋高宗赵构属于千顷地一颗苗。但宋英宗是仁宗养子,濮王赵允让的亲儿子,太宗皇帝曾孙,赵允让这一脉可是子孙繁盛,赵允让这一支有几十上百人在南方,只要宋高宗想找,从子侄辈里找一个当养子一点也不难。但他没从这找,而是从太祖的子孙里找了一个养子,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,宋孝宗的生父只是个八品的文官,这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沈阳市教育局长都比他爸爸官大,赵构选择势力最小的同姓小宗,就便于操控。
图片
◇ 图为宋孝宗画像
于是乎,宋孝宗从一个八品小官的儿子,一下变成了太子。他能不对宋高宗充满感激之情吗?宋孝宗即位后,也真是对得起他这个孝的庙号。宋高宗无论有什么要求,他都能满足,他对养父的回报堪称“以天下养”。赵构的太上皇生活过得无忧无虑的大前提,就是选中了这么一个孝顺的继承者。在高宗退位后,孝宗皇帝给他修了德寿宫,杭州城内规模最大且规制等级最高的皇家宫殿建筑,比南宋皇城大多了,南宋的皇宫大殿是个多功能厅,皇宫正殿叫大庆殿,状元殿试的时候,把大庆殿的牌匾换成集英殿;皇帝开生日PARTY,就把牌匾换成紫宸殿;皇帝祭天拜祖先,就换成明堂殿;如果需要对文武百官宣布什么大事,就换成文德殿。皇宫本宫修的这么寒酸,但给太上皇的德寿宫修得巨豪华,孝宗实在是太孝顺了。然而,赵构自己实在是一个不省事的父亲。即便德寿宫已如天上仙境,他也依旧控制不了心里的贪欲,财富成了他新的追求。
图片
◇ 图为德寿宫沙盘模型
在很多人眼里,皇帝富有四海,并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费尽心机想辙挣钱。这种成见无疑是大错特错。在古代,皇室财政跟国家财政往往是一种博弈的状态。原因很简单:古代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天下整体受益几乎是固定的,所以天子占据的份额越大,朝廷与百姓的负担就越重。只不过,多数皇帝赚“私房钱”时都尽量不放到台面上。不然在史书里留下个“与民争利”的恶名,多丢脸啊。可这一切都成不了约束赵构的条件,向金人称臣都干了,难道还在乎再多一桩两桩丑事吗?于是“德寿宫”的地位因此也变得复杂了起来,一方面它是太上皇构筑的园林宫殿,另一方面它也是临安城中一个庞大、复杂的经济体,集酿酒、房产开发等项目于一身。来自德寿宫的使者,在临安城的商圈里尽情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:“我们的主人是太上皇帝,有需求大家尽管提。”
身为南宋最高贵的人,赵构给自己的“德寿宫有限公司”大开绿灯。南宋建国初期,因为跟金人长期鏖战,所以设置了一系列苛捐杂税。这便被赵构看到了商机。太上皇开始兜售自己的“免税权”。但凡有意归顺德寿宫的商贩,便可以通过贿赂,向赵构的亲信宦官们送上一笔好处费。这样他们以后做生意就可以打着德寿宫的旗号——总不可能会有当官的敢收德寿宫的税吧?临安的商人们算了算账,发现给太上皇交保护费是要比受朝廷盘剥来的实惠。这事发展到最后,连临安城里那些运大粪的,都拿着德寿宫的大旗招摇过市。你可能惊讶怎么连大粪都要收税?是的,中国古代大粪是农作物急需的肥料,属于战略储备资源,这种东西怎么能白白的便宜了老百姓呢?一定要收税。《梦粱录》记载,宋代官府对城市粪便征收“粪税”,汴京城设“粪行”,专职回收粪便卖给农民,年入白银数十万两。更有富商囤积粪便投机倒把,被苏轼调侃:“满城尽带黄金甲,不如一桶农家肥!”
图片
◇ 图为古代造船厂场景复原图
宋高宗对于杭州城里的大粪,真是物理意义的狗揽八泡屎,杭州城所有公共厕所,都挂上了德寿宫的匾,那意思是这里是德寿宫的地盘,里面粪归德寿宫所有,你们不能抢。辛弃疾在南宋朝曾被任命为司农寺主簿,就相当于京城后勤处的办公室主任。这个后勤处也管漕运,工作需要辛弃疾经常往返于运河两岸,某天在城内看到运河中一艘粪船缓缓驶来,船头上插着一面旗帜,上面赫然标着“德寿宫”三字!一艘臭烘烘的粪船,也要标榜自家的背景后台吗?宋高宗行为举止再怎么怪异,也用不着专门派船给自己运大粪,怎么着万岁爷好这口,没听说过啊?所以,辛弃疾看到后百思不得其解,这时身边人向他解释,临安城外有大量的菜地,所以城里的粪肥非常抢手,但粪船出城过水关需要交税,船主为了避税,就买通了宫里的太监,太监给他们发一面德寿宫的旗,粪船出城的时候打着这面旗走,表明自己是为宫里办事的身份,这样就没人敢管他们要钱了。再就是他们本身就是德寿宫自己的粪船,自己运大粪赚外快供皇上吃穿用度,辛弃疾后来把这条新闻跟好友朱熹说了,朱熹不信,但之后来京城也亲眼目睹了“德寿宫”号粪船。朱子对此咋舌不已,认为把德寿宫的旗挂到粪船上,太侮辱官家名号,而出现此等怪事,还是官员胥吏横征暴敛,连大粪也要收钱,太不讲理了。
因为宋朝又是一个对士大夫相对包容的朝代,和那些不做人的王朝比,宋朝已经很拟人了。所以对于赵构在大粪上的吃相太难看,就引得一些文人墨客写诗骂他:德寿书名满市廛,一丁犹是赋三千。不须更问灯笼锦,翼翼宫旗插粪船。
当然了,幸好宋高宗的粪船走的是运河,没在西湖里翻过。不然的话,临安百姓不仅天天喝粪水,闹不好还要给赵构倒贴一笔粪税呢。
*本文首发于「循迹晓讲」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
*配图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后台联系删除
(END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